(日本第一的直線道路29.2km)
7/22 雨 陰
赤平-(國道38)-(國道12)-江別-(國道275)-札幌 108km

一大早4:30還在下雨,還好收帳篷時沒下雨。但是濕漉漉的帳篷等回札幌要找機會曬曬才行。

回到路口的lowson吃早餐,順便躲雨。今天早餐是釧根牛乳配TOP VALUE的穀片。用爐頭加熱喝果然比較好喝。吃飽一點才有力氣在寒風中迎戰近百公里的里程。 



多日來已知道,北海道只要一沒太陽就冷。所以一早只要看到是陰天,一定先把保暖用的排汗襯衫穿上,再穿雨衣。而女王則是完全憑感覺穿脫衣服,因為她懶得下馬,所以再由我幫她收到她的馬鞍袋中。

由於和之前估計的一樣,這一段路不是下坡就是平路,時速都可以在17k以上。

所以當經過homac時,覺得進度可以掌握,就很放心的進去逛了一下。親眼確認這裡有賣高山瓦斯,也讚嘆在日本可以有這麼多建材的選擇,而且開架陳列,還有便宜又方便的組合屋倉庫可以用。這麼方便的賣場,方便屋主來DIY整理家園,難怪一路上看到很多美美的房子。當然審美觀也有差吧?感覺台灣大部分都是抱持「可以用就好」的心態,但在日本只要有人住的房子,大部分在外觀上都會清洗或油漆得乾乾淨淨的。 




(路旁的彩色屋。不過大可覺得帶廣的房子比較漂亮)

逛完已經11:00,卻才前進了20km。把昨天買的醬油糯米団子拿出來吃,用高熱量食物迎戰接下去的路。 



在三笠遇到超大的購物中心,是EAON(イオン)的Super Center。在這裡找到超划算的「切落せ」生魚片,就是在做生魚片時不要的碎肉集合啦 !加上一塊大的伯爵可樂餅才600円,就在中心裡找張椅子大快朵頤起來。 






沿路一直看到火車從身旁呼嘯而過。搭火車的旅行應該是很舒服的旅行吧?但是總沒有像自行車一樣,一步一腳印來的夠味。要全神貫注在腳上,往想要去的地方前進。這是乘坐別種交通工具所沒有的存在感。只要一恍神,或是懶得動,就到不了任何地方。我想這就是差異。而乘坐機動交通工具就算心不在焉,也可以到任何地方吧?

我覺得沒有別的交通工具可以像自轉車一樣,確實的感受到「移動」這一回事。

騎機車的時候,雖然知道自己在移動,可是身體卻沒感覺吧。

騎自行車的時候可是從身體到心理,都確確實實的感受到自己是在移動的狀態喔!

「我在移動」-「我想要去一個地方」-由於必須要全神貫注,身心合一的移動,所以「我」的主體性就出來了。

因為真的很想去一個地方,不惜動用全身的資源,來完成移動這件事。這是一種快感,一種身心合一的快感。

從小時候就一直爭取的,讓自己的身體依循著自己的意志的快感。這個大概就是「自由」吧?

或許這也是運動後,會讓人產生快感的原因。因為充分的運動讓人感到充分的自由,感受到手腳是屬於我的,因為我的意志而移動,而不是他人的意志、他人的渴望、他人的請求、甚至制度的要求。

而身體暴露在戶外的勞動,辛苦歸辛苦,但是感覺會更敏銳,東西也格外好吃吧?



在距離札幌60k的地方發現星夜的右後下叉,焊接在勾爪上的貨架鎖孔從車架本體「斷裂」開來。本來以為是單純由前方貨架U型鋼架撞擊產生的聲響,沒想到是貨架鎖孔的斷裂。好在斷裂並不影響走行,只是會讓貨架左右不穩定。旅程已經到尾聲,觀察結構後,發現上下承重不成問題,貨架的重量還可以支撐在車架上。最快的解決方式是用電火布把斷裂處連同車架本體綑牢,讓貨架尾端不會因為左右晃動而敲擊到飛輪。 





猜測應該是金屬疲勞造成的斷裂。因為之前左側的貨架鎖孔常因為崩牙的關係,讓螺絲掉出來。而因此導致右側的貨架鎖孔承受過多的施力。近年左側的螺絲都會加上螺帽鎖固,但長年金屬疲勞加上Tourist碟煞版貨架尾端為了避開碟煞的L型設計,讓鎖點承受了不必要的力距,應該都是雪上加霜的原因。

傍晚時分抵達江別的岔路口,在這裡和國道12號說掰掰,轉往國道337和國道275。走國道275進札幌市區,發現AEON集團的JUSCO。能量剛好用完當然就進去找食物。買了超便宜的半價便當和花開蟹準備回去吃。但其實兩個人都想在這裡把便當吃完再出發,但不知怎麼搞的都以為對方想要帶回旅舍再吃,所以都在忍耐,還因此鬧了一下情緒。搞清楚以後已經餓昏的我們趕緊把兩個便當喀掉再進市區回TIME PEACE APARTMENT .

今天買了花咲蟹回去,晚上就在一群毆美裔背包客前的驚呼下空手肢解牠當場吃了起來。經過多次的訓練,拆蟹已經小熟練。如果只有我出來,我一定不會注意到這些好吃的東西,一定只求吃飽就好。而女王陛下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食物,而且還以便宜的價格吃到。老自稱是「伴遊小姐」的她,其實在許多旅程中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隻490円)


(騎了1000km,風吹日曬雨淋的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