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drawing,中文翻作:「素描」,其實就是指「描繪物象」。很認真觀察的寫實或是隨手塗鴉都算是「描繪物象」,也都算是「素 描」(sketch,drawing,)。用更簡單的講法就是:「畫畫」。

而「素描能力」就是「描繪物象的能力」、「畫畫」的能力。

任何人都有「描繪物象的能力」。任何人都會「畫畫」。我們都可以藉由簡單的圖像來傳達事情。

差別在於,「描繪物象的能力」強或弱而已。

「描繪物象的能力」分為觀察和描繪。通過手把觀察到的造形描繪下來。而通過手處理過的造形越多,個人能掌握的造形也越多,就會更容易的把自己想要畫的畫出 來,越容易進行圖像的創作。

(有的人很會觀察,或是腦海裡有很多畫面,但是就是手很笨,畫不出來)

所以要增進繪畫能力的要訣在於,學習如何觀察,然後不停的畫,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讓腦和手去處理各種各樣的造形,自然「描繪物象的能力」就會變得很好,很 會「畫畫」了。

但這種「畫畫」要有自己的意見。用線條來畫?用塗抹的?畫得很像?立體的?平面的?加明暗?不能只是照抄現場,要有自己的想法參與運作。(要讓自己的心參 與運作)

看到什麼就畫什麼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現實物體是立體的,而繪畫是平面的。現實物很少有線條界定範圍,而我們描繪最主要又是用線條來畫。所以畫得越 多就越懂得怎麼畫,當然還要參考別人的「處理」方式。

而一般所謂「不會畫畫」其實比較可能是不懂得怎麼觀察,或是不懂得如何轉換平面圖像,線條框住的造形,或只是因為畫的太少造成的生澀。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 透過學習獲得的能力。

而既然「素描能力」重點在於「描繪物象的能力」,所以用什麼筆(媒材)的重要性應該是最小。除非你今天畫畫的重點在於用這種筆本身所帶來的趣味。

所以傳統來說,為了增進「描繪物象的能力」所進行的練習(就是我們說的「畫素描」),而且常是使用單色的媒材(焦點在造形,有時還加上光影。焦點通常不是 色彩),還要容易修改。=>鉛筆、炭筆

其實如果根據「素描」=「描繪物象」的定義,把「素描」(sketch,drawing,)列為一個繪畫類別我覺得還蠻彆扭的。因為這表示只要有「描繪物 象」的作品就通通算是「素描」,順便把油畫、水彩、水墨通通拉下來。

「油畫、水彩、水墨」通通是媒材名稱,都是名詞,用媒材名稱當作分類的依據顯而易見,但是「素描」這兩個字其實原來是動詞耶,難怪怪怪的。

如果真的要分也應該分成鉛筆畫、炭筆畫、鋼筆畫、粉彩畫,用個動詞(描繪)當作分類的名稱難怪定義越來越模糊,界線越來越寬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