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翻到組車那時極東給我的名片,背面寫著:
「茲訂購imprex成車壹台
 訂金壹仟元正
 殘額四千七百元正
                                                                               
 陳維銘 
 84-11-10」
                                                                               
所以很清楚了,我媽是在1995年底帶我去極東組這台車,
用我存摺的積蓄,搞不好我媽還有貼一點。
總價是5700,包括貨架。
                                                                               
而我第一次環島是在隔年的六月。
                                                                               
剛買回來的時候,一直對後上叉直接接到上管的設計感到疑惑,
因為那時只挑車架顏色而已。
而四處詢問的答案最多也只是「這是一種車架的設計」而已。
直到進了單車社才知道原來這是已經倒了的GT的專利設計。
不過,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就是了XD
還是有人說過熊熊被我忘記了...
是為了縮小車架嗎?
                    
作者: lei (小帆) 看板: Cycling-Club
標題: Re: 關於小叮噹
時間: Sat Aug 28 00:08:47 2004
                                                                               
> 還是有人說過熊熊被我忘記了...
> 是為了縮小車架嗎?
  這種車架設計有助於後輪推車子的力量傳輸
  再加上金屬焊接一定會加熱,加熱對金屬容易產生疲勞
  分散加熱點,如果沒記錯,這種設計大部分以鋁合金T6系列比較多
                                                                               
  ==> 單車教室
  單車怎麼動,前輪拉車子,後輪推車子,自然就會動了
  答案是:後輪推車子,後輪承接鏈條的力量,與地面的摩擦力相互作用
  推動後輪軸,進而推動車架,車架推前輪,單車動起來
                                                                               
  就是這個樣子

作者: lei (小帆) 看板: Cycling-Club
標題: Re: 關於小叮噹
時間: Sat Aug 28 16:29:11 2004
                                                                               
※ 引述《MO02 (Project:2010)》之銘言:
> ※ 引述《lei (小帆)》之銘言:
> >   這種車架設計有助於後輪推車子的力量傳輸
> 因為推動的點比較前面嗎?
    車架幾何:
    上管(水平管) 與 後上叉的角度
    趨近直線者,可以達到更好的力量傳輸
    但是前三角太小會失去高速的穩定
    所以GT的方式是很聰明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