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可學校辦的文化交流之旅。山上的部落VS.海洋的部落。

遊覽車照例有卡拉
ok,只不過這輛的卡拉ok畫面很特別,是「車頭即時影像」!實在是太有趣了!

第一站是台東的
加拿國小,和新鄉部落同樣是布農族的小朋友們用我沒看過的樂器饗以豐盛的節奏樂,而我們的小朋友也以排練多時的三首音樂及舞蹈回報。位在中央山脈山麓的加拿社區,三面環山,擁有開闊而平緩的山坡地,另一面則比鄰關山鎮。道路旁的溝渠流瀉著源自山中的清泉,灌溉著兩旁的果園。水勢湍急竟發出隆隆巨響,令人覺得此地水量豐沛,加上開闊的山勢,不失為一處養老的洞天福地。

↑加拿國小表演


↑新鄉國小表演



王比利的書:
《單車慢慢騎:2個輪子,踩出自在生活》盛讚的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只是據書上說要收費,只是不知道收費亭設在哪?據我三年前來此的經驗全程12公里是不需要收費的,不知道現在在哪裡要收費?挑了一台從沒騎過的協力車,和大可「挑戰」這平緩的12公里路,遇有緩坡的地方就站起來抽車,因為想說這是單速的協力車(結果最後還車時才注意到龍頭右邊有「變速撥桿」,原來他至少後齒輪有五段變速-.-|||)。協力車在起步的時候感覺很笨重(可能是因為沒有放到比較輕的檔吧),但是只要起步以後就可以合兩人之力在踏板的迴轉之中,享受兩人合力前進的樂趣。不過由於鏈條連結前後兩個曲柄的關係,如果其中一人踩踏的動作停止,腳還放在踏板上不動的話,則另一個人就會踩不動,或感受到很大的阻力。這點可以說是笨重的車身之外的危險之處吧。大可則是覺得坐墊太寬了,會磨到小屁屁很不舒服。

 
↑幫我們拍照的小朋友


小朋友騎車很猛,才一下子一大群人就不見了。還有人在玩特技,把雙腳都放在上管或是前後輪急煞刮輪胎,跟我弟以前騎單車時一個樣子。我和大可則是在後面慢慢騎,享受悠閒的田園風光。關山自行車道真的是很漂亮又悠閒的一條自行車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田園風光
(山坡上及平原),並且不用擔心和別的車輛共道,難怪深受大家青睞。可惜由於只有一小時,車店老闆要我們所有人騎到6K的地方即循原路往回騎,其實剩下的6K都是下坡路了,為什麼不讓我們騎完呢?


晚上則是在知本的溫泉旅館裡享受泡湯的樂趣。並讓疲勞
(?)的腳享受充分的休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