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群峰
2008/3/22
人員:泰域、君泰、楷鈖、大可、哲生

3
22,全國人民都沉浸在為台灣投下神聖一票的氣氛中,我們則利用這個時候往山上去。

早上八點,大可趁早投下神聖的一票,我們就坐上泰裕的柴車老戰馬往合歡山行。

緩慢的柴車仍舊盡責的在泰裕的駕駛下把昏昏欲睡的我們送上了台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的武嶺,從這裡展開我們合歡群峰的第一站-合歡主。

從武嶺停車場旁邊上山,是沒走過的山徑。大部分人都是從台十四甲線旁的岔路走馬路上山,而這條山徑顯然是人跡罕至。剛進入山徑時左邊緊接著坍塌的峭壁,稍一不慎就會跌落武嶺停車場(這樣好像還不壞,至少路人都看的見)。一開始我試以雙杖方式行進,但是由於剛開始地形障礙頗多,我又沒用過雙杖行走,所以後來索性收起一杖插於腰間,改使用單杖。小心謹慎的通過之後,感覺和一般的高山山徑無異,也才讚嘆往合歡主峰也還有一條這樣幽靜的路徑。



路徑不多久會接到往峰頂的碎石路,從此再繞兩個彎就是峰頂。
2005年我來的印象是峰頂四周有基地台稍嫌雜亂,現在則是把基地台都撤除,將山頂附近以「生態工法」規劃的像花園一般,只是植物還未復育得很茂密。

拍完登頂照後下山,驅車前往松雪樓旁的合歡東峰登山口,松雪樓似乎已重建完成,只是不知道可否申請居住?

往上一看,走在東峰山徑的人不在少數,果然是相當郊山化的路線。但是一路連續陡上,也讓我們五個人走的有點辛苦。大可在前面直衝,我在後面跟,冰冷的空氣和稀薄的氣壓讓我有點頭暈,走幾步上坡就覺得喘。



一行人就這樣邊拍照邊聊著彼此間的八卦,來消化東峰有點遙遠的步程。



東峰展望很好,可惜今天雲霧繚繞。下山後在東峰登山口眺望石門山,這個角度看石門山才覺山勢莊嚴,不若從公路來看。因為公路高度相當接近山頂,所以從公路來看感覺矮人一截。

下山後前往石門山登山口,不走傳統路徑,而是從山頂以北的小路進入接上主線,算是登頂石門最快的捷徑。哪一個山頭最適合當第一百顆百岳?或許合歡群峰都很適合,因為它們是在老到走不動的時候都可以來輕鬆撿的山頭。



石門山撿完,今天的行程就結束了。一行人前進小風口遊客中心閒晃,等待明天再攀登合歡北峰及西峰。沒想到氣象預報的鋒面在半夜降臨了,一夜狂風大雨把登頂的「機」給吹跑了。畢竟不是困在半路上非得起身前行,所以隊員一致決定放棄北峰和西峰,早早下山休息。



下山後知道,馬蕭狂勝長昌,選民用選票唾棄一種色彩,但當另一種色彩沒有做好時,選民該要如何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