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至右:1.打氣筒(120g)-topeak,美法嘴皆可。
     2.多功能工具組(200g)-家樂福買的"Topbike"牌,附打鍊器。
     3.自製工具包(120g)

1.打氣筒:因為買的時候有點急,沒有比較很多種打氣筒,直接去捷安特門市買的。選這支是因為它是聰明嘴,美法式氣嘴通吃。還有右手打氣時,左手的握點比較寬,個人覺得比較好握。另外一個特色是它尾端可拉開,變成T字型握把,比較容易握住打氣。不過個人覺得這部份因為是塑膠製感覺有點脆弱...

2.多功能工具組

家樂福買的,相似產品很多,買的原因是想試試看,價格也還ok,記得是四百多元?

除了內六角板手(最粗那支還另附一個更寬的套筒,沒拍到)和梅花板手以外,有附打鍊器、小鋸子、挖胎棒、十字起子。大部分狀況都能用了。

3.自製工具包

A.彩遊館買的塑膠盒,長16cm 寬8cm 高3cm。盒中的是傳統補胎片和補胎糊。

B.大創買的多用途板手,看就知道它可以適用很多大小的螺絲,但是施力位置就不見得順手了...還能當卸胎桿用。帶它的主要功能是拿來拆踏板(15mm),比傳統單隻15mm梅花板手輕一點。

C.束線。專治疑難雜症。比如貨架螺絲掉了,綁起來;碼表感應器像皮筋斷了,綁起來;腳會踢到煞車線末端,綁起來。帶個幾條好用得很。

D.卸胎桿,又名拆胎棒。塑膠的比較輕。據說達人帶兩隻即可。我不是達人,我帶三隻。

E.自黏式補胎片。有了這個,傳統式補胎片和補胎糊似乎就不用帶了。至少我用這個在沖繩補過一次現在還沒漏氣。

F.調框器。雖然車店老闆會說框不能亂調,但是在野外如果因為摔車,框歪掉導致輪胎打到車架,學一點調框概念可以作為緊急處置用。(實際發生過這種情況)

G.跟姜薑買的飛輪拆卸器。還沒實地用過。目前也不知道帶這個幹嘛。可略過。

H.粗尼龍繩和縫麻布袋的粗針。拿來"縫紙箱"用。因為我們把從車店拿回來的紙箱拆開裁短再接合,所以帶這個東西。可略過。

出門這三樣帶著,可保平安。
還可以再精簡啦。野人獻曝了。

下次介紹我的急救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