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om 維 基百科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常簡稱為絲路,此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西漢時代張騫和東漢時代班超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路線
西元一世紀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 東段:從長安(洛陽)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
[編輯] 東段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 參見

1.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2. 武威(涼州)
3. 張掖(甘州)
4. 酒泉(肅州)
5.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張騫的西行
張騫出西域圖(敦煌壁畫)

前2世紀,中國的西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日漸強盛第四代皇帝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匈奴,計劃策動西域諸國與漢朝聯合,於是派遣張騫前往此前被冒頓單於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前 139年),張騫帶一百多隨從從長安出發,日夜兼程西行。張騫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虜,遭到長達十餘年的軟禁。他們逃脫後歷盡艱辛又繼續西行,先後到達大宛、大月氏、大夏。在大夏市場上,張驀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氈、大秦國的海西布,尤其是漢朝四川的鄧竹杖和蜀布。他由此推知從蜀地有路可通身毒、大夏。前126年張騫幾經周折返回長安,出發時的一百多人僅剩張騫和一名堂邑父了。史書上把張騫的首次西行譽為「鑿空」即空前的探險。這是歷史上中國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團。前 119年,張騫時任中郎將,又第二次出使西域,經四年時間他和他的副使先後到達烏孫國、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

自從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向漢武帝報告關於西域的詳細形勢後,漢朝對控制西域的目的由最早的制禦匈奴,變成了「廣地萬里,重九譯,威德遍於四海」的強烈願望。為了促進西域與長安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商。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同時漢朝在收取關稅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潤。出於對匈奴不斷騷擾與絲路上強盜橫行的狀況考慮,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 60年),設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直接管轄機構——西域都護府。

以漢廷在西域設立官員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的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dock2012 的頭像
    modock2012

    MO的地圖室報告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