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其之一 雷台

往北走到雷台公園,想看出土馬踏飛燕的漢墓。但沿著北關中路走到底,反而是雷台公園的後門。 

從後門穿越林木翁鬱,藏著許多喝茶舖的公園來到雷台漢墓的入口,買了門票先到夯土台(雷台)上的道觀(雷台觀)參觀,等待導覽員帶我們進土台底下的漢墓。 


(雷台公園裡的小亭)

雷台觀本身相當安靜,也有些微古意,只是沒甚麼人在祭祀,除了我們以外,也只看到值班的道士在下棋。後來才知道大部分的廟宇都是這樣,冷冷清清的,不會像台灣一樣,只要有點歷史的廟,通常是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可能是因為大陸對宗教活動有許多限制的緣故吧? 







 



在大陸常會看到許多標語,尤其是鄉下地方。除了鼓勵多生女生以外,偶爾會看到「堅信科學,反對邪教」的標語。那時就會想,到底甚麼樣的宗教在大陸會算是邪教呢?是茹毛飲血下咒蠱惑的?還是拒絕黨中央安插幹部監視的呢?

大約逛了半小時,售票的大姊上來通知我們可以進去漢墓參觀了,我們就跟著導覽的大姊走到夯土台底部東邊的小門,鐵門一打開,一陣冰涼,真不愧是千年古墓。

這個古墓因為出土威名遠播的馬踏飛燕而聲名大噪,如今雖然真品已移到烏峭嶺東邊的甘肅省立博物館,但是遺留下來的古墳還是很有味道。

墓道右邊有一口從雷台觀挖下來的井,神奇的是道士當初挖井的位置居然和墓道只有一線之隔,如果井的位置再往南偏一步,那最早發現古墓的就是雷台觀的道士了。

墓道盡頭是墓室入口,上面有「天門」的磚砌圖案,墓室內部不高,每一個墓室都是圓頂,用磚塊乾砌而成,不用任何黏著劑竟然可以持續至今。圓頂上有盜墓孔的痕跡,角度居然可以精準到不讓墓室坍塌,一定是非常熟悉墓室結構的人所為。難怪秦王為了防止盜墓,要把工人通通滅口了…

如今的墓室內部用了鋼架補助支撐,但墓室和墓室之間相連的通道相當低矮,導覽的大姐才說完要小心,我就撞到頭,衝擊的力道傳達到脖子,痛得要命!往後幾周在顛簸的路面騎單車,脖子痛一定就是因為這一撞造成的…

石室中千年的磚塊,堆疊,陰涼。想當年如沒了火把,一定是完全的黑暗… 


(新的不得了的雷台公園正門,位於公園南邊)

其之二 鳩摩羅什塔

回程經過鳩摩羅什寺,此古塔重建於明代,據說內藏有鳩摩羅什舌舍利和碎身舍利。傳說翻譯佛典的鳩摩羅什圓寂後火化,全身上下唯舌不爛,故興建寶塔供奉。衝著古老莊嚴的傳說,我繞塔三圈凝視著古老的建材,好好感受古塔的氣氛。

旁邊新建大雄寶殿的風鈴在響,陽光斜照,一磚一瓦都相當清楚。古塔的滄桑就這樣清晰的攤在陽光下,一塊一塊的呈現它的紋理,它的歷史,它的滄桑。塔周圍不停飛著的燕子,像是從漢朝一路飛到現代,啼叫著古老的歌聲。 












(看來又是個大計畫,然後就要開始收門票)

其之三 大雲寺鐘樓

照著地圖拐進鐘樓巷,滿眼是待拆民宅,看來是要以鐘樓為主,重新規劃成「觀光主題老街區」吧…登樓遠眺,更是一目瞭然,鐘樓在這片廢墟中更顯得獨立蒼茫…












(又是個大計畫)


(看來是已經完成的一部分...)





 
(我拆,我拆,我拆拆拆)

 (還是來看看鐘樓)








--

附錄  街頭即景




(招工廣告)

 (到底有多少證件要辦?到處可見辦證廣告)


(感覺像仙人跳...)



(嬰兒沙龍攝影開幕,開幕禮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