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傳說中的碎石路 傳說中的民宿

鹿野
-(197縣道)-關山-(7)-池上大橋-(3)-池上

從鹿野到池上的
197號縣道,果然是碎石路!隱約記得之前在馬克褚查的路程曲線和在某本書上看到的記錄,都有提到197號有一段碎石路,但是因為沒有很在意,也忘了提醒大可,所以碰到的時候有一種「哇!果然如此」的感覺,但是大可應該是很怨恨吧:P



這裡是
197縣道37公里處,由此開始往池上方向將有14公里的碎石路面,途中要經過兩個高點,跟一個路基崩塌處,直到「寶華山慈惠堂」的山門前才結束。



不過雖然是碎石路,卻是經過刻意整修,像是準備要鋪上柏油前做為路面基礎的平坦碎石路。而且絲毫不潮濕,甚至部分路段的碎石像是最近才剛鋪好的一樣。但是剛鋪好的碎石路實在很難騎,太鬆軟了。我們都是走那種已經被輪胎壓得很緊或石頭被排的差不多沒有的地方。



我因為之前有騎過
offroad,所以這種路面對我來說還能應付,只要高轉速、選路、和憑感覺巧妙控制龍頭就可以通過。但是大可就比較辛苦了,除了較沒經驗外,可能因為胎壓太高,騎碎石路面時會有左右彈跳的情形,造成把手不好控制,另外由於座椅沒有調低,彈跳時很容易從椅子上摔下來。其實蠻危險的,但是我相信還是能通過的。



快到下午一點時才穿過最高點鞍部,路明顯從稜右切至稜左,我們在這休息,午餐,解放。之後大部分的路都是下坡,只有過了一座柏油路面小橋後有個令人嘆息的上坡,然後我們就在下午兩點半結束了這個碎石路段。



我們從早上九點出發,大約十點遇上碎石路,大約下午兩點半到慈惠堂門口,中間休息扣掉的話,十四公里碎石路花了快三小時,大可的
freeda依然強健,沒有爆胎只是不停的彈跳震動。但是手臂微血管可能因為震動的關係破了不少,手臂內側布滿了紅色的血絲(可怕!)。



在休息時遇見相反方向的車友,一個剛退伍在環島,和一個陪騎的現役軍人。鼓勵猶豫的他們嘗試這個挑戰,畢竟一台平把公路車和換裝
1.38吋近光頭胎的登山都過來了,兩個大男生和兩台登山車沒有在太陽下山前過不去的道理。



幾乎是一路下滑享受恬靜的田園景色,至電光大橋進入關山,在親水公園門口遇見大批的人潮,原來是這兩天有活動啊!而且幾乎都是跑車,在那麼多造型酷炫的車手和車隊裡面穿梭,連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起來。關山感覺真像是一個培育自行車手的原鄉。



在這裡小七遇見了很猛背中背包從北往南騎沿路露營的自行車騎士六人組,袖套魔術頭巾等裝備一應具全,也是要從關山進
197到鹿野,言談中展現一股自信,對進入碎石路並在傍晚前抵達鹿野勢在必得。只是那些背包看起來好重阿



在關山美利達找了一顆螺絲加螺帽把因為碎石路震掉螺絲的貨架固定好,再沿著縱谷中的小路快樂的往池上移動,今天的目的地是久仰的池上換鵝山房。三年前從財經記者優退的蕭安順,在騎自行車環島的時候遇見了民宿第二代經營者蕭樹珊,從此以後根就留在池上了。跟隨著這個傳說尋找到了換鵝山房,沒有醒目的外觀,只有蕭爸爸親手寫的牌匾和一塊招牌。



進去民宿一樓除了泡茶桌以外,最顯眼的就是鋪著大墊布的寫字桌了。整間民宿隨處可見蕭爸爸蕭春生先生的書法,是這間民宿的最大特色,章魚先生的眼睛總是會不自覺的被蕭爸爸的書法作品吸引,而傍晚和鴨子小姐出去吃飯的時候,蕭媽媽還在大桌子上帶小朋友寫書法呢!熟悉的氣氛,感覺很像是我媽在工作餘暇一個人寫書法的感覺。可能是蕭媽媽感覺很像國文老師吧?那天晚上我夢見了我國中導師。

在換鵝山房旁邊的悟饕吃便當,大可覺得吃不出特色,我是覺得都很好吃阿~沒想到吃完飯卻下起了大雨,超大那種雨,讓我們雖然住的地方就在隔壁也很難回去。最後還是章魚用跳屋簷戰術才輾轉回到民宿,但由於買宵夜的需要及鴨子小姐要去郵局領錢的關係,和老闆借了一把五百萬,然後兩人就這樣愉快的(?)在磅礡大雨中來去小七和郵局。

回來以後,和老闆(安順)聊起了自行車,原來他明天要去關山參加比賽阿,所以在客廳整理他的跑車。難怪關山今天這麼熱鬧。老闆本來也是騎登山車的,但是開始騎跑車以後,就很難放下那種速度的快感了。

跟老闆借工具把小可的變速器調好了,並且把今天沾到泥沙的地方擦拭一下。本來想求助於老闆的,但還是獨力完成了,很有成就感。

這是間感覺很好的民宿,下次我一定還要來這裡,多和民宿主人聊聊天。

換鵝山房
http://www.uhome.org.tw/hua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