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娃騎絲路 一家3口遠征2700公里
2009年07月02日蘋果日報

【戚海倫╱台北報導】年僅6歲小女孩陳萱,明將在父親陳守忠、母親吳翠華陪同下,自台灣啟程,展開2個月、長達2700公里路程的「絲路親子單車壯遊」。陳萱將創全球年紀最小單車遊絲路首例!

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一家3口,昨在台北記者會分享單車壯遊計劃。3人預定明天中午出發,先飛香港再飛西安,在西安停留3、4天採買補給、並參觀博物館、欣賞兵馬俑後,正式上路,全程騎乘單車往吐魯番前進,總計約2700公里。

每天平均要騎40公里

從西安到吐魯番,路線在陜西省境內419公里甘肅省約1614公里新疆自治區648公里。陳守忠說:「女兒陳萱是此行主角,會考量她實際狀況決定路程與時間長短。每天騎程20至100公里不等,平均約40公里。暫定2個月完成,視情況可能延到3個月。」 

這個路線,陳守忠過去已騎過3次,非常熟悉,最近1次是2003年。他說,騎的是國道柏油路面,除非部分路段修路、可能崎嶇不平,絕大多數路況都不成問題。沿途景觀黃土高原、河西走廊…等,無論就歷史、文化上,都別具意義。

享受樂趣不是當選手

陳守忠半年前決定帶太太跟幼女壯遊,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6歲女孩的體能,真能負荷2700公里的長征?陳守忠對自己照顧妻女的能力有信心,他也強調:「我並不要孩子當選手,我要她享受樂趣。

半年前我只告訴她,這次要騎單車去旅行,時間、路程有點長,平常就要運動運動。」陳萱行前沒有特訓,但好動的她,游泳、騎直排輪,玩得不亦樂乎,至於單車,單獨騎乘,陳萱連續騎10公里不成問題。

安全,是這趟親子壯遊最基本的要求。陳守忠說,當地早晚溫差大,天氣最熱會達到攝氏40度,他說:「但當然不會在那時間騎車。」會盡量選擇早晚較涼爽的時候出發,也不排除夜騎的可能。

妻女同行 陳守忠:比環球壓力大

【戚海倫╱台北報導】陳守忠,曾於1998年7月騎單車出發,花400天經過20多國,至1999年11月完成環球一圈壯舉。今年7月5日,他滿47歲,也是他單車環球出發滿11周年的日子,他又有創舉,要帶6歲女兒與太太騎單車走絲路,陳守忠笑說:「好像比當年自己騎車環球壓力還大!」

成長教育 用行動體驗

陳守忠國中就愛上騎車、高中就單車環島,騎車30年,也愛上山下海。1992年他完成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單車高山踏騎與登高紀錄(5545公尺),前兩年他也參與鄭和一號仿古木帆船環台航行、基隆到江蘇太倉直航。這一趟絲路親子壯遊,他想把時間留給孩子,也想用行動告訴其他父母,「體驗」是最好的成長教育。

陳守忠坦言,前幾年太忙,親子關係不好。她告訴女兒陳萱:「西遊記裡的火焰山,爸爸去過。」這還不夠,他要親自帶女兒到現場去看。2個月的旅程,最大考驗可能是孩子情緒問題,而不是體能。如果女兒真騎不動了,領隊爸爸陳守忠也準備好做「長工」,用親子拖車棒,領著女兒前進。

這一趟,陳守忠打算多做記錄,因此電腦、攝影機都不可少,他還會帶著望遠鏡、星象圖,要讓女兒多親近、多認識大自然。問陳守忠,沒想過先帶女兒單車環台試試看嗎?他說:「環島太普通了。」對絲路再熟悉也不過的他,有信心給女兒一個最難忘的幼稚園畢業禮物。 

芭比娃娃隨身 陳萱沿路盡情畫

【戚海倫╱台北報導】要去火焰山看孫悟空!6歲小女孩陳萱將跟爸媽騎單車走絲路,一點也不緊張。她的背包裡,除了要帶心愛的芭比娃娃,也不能少了蠟筆、畫冊(見圖),她要把路上看到的東西都畫下來。

童言童語 想看孫悟空

「孫悟空比爸爸更厲害!」陳萱昨天在記者會上,童言童語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面對好多的問題,她有些靦腆不習慣;其實,平常她是個活潑外向的孩子,喜歡戶外活動。

陳萱從小在龍潭渴望園區長大,那裡充滿樹林綠地,自然生態豐富,她喜歡運動,學什麼都快。有趣的是,她騎單車,其實不是父親陳守忠教的,而是在娃娃國幼稚園學的,4歲時有一天,她突然主動要求爸爸幫她把小小腳踏車的輔助輪拆掉,還讓陳守忠嚇了一跳。

陳萱身高約120公分、體重約22公斤,前年開始跟著爸媽多次出國自助旅行,去過香港、越南及中國的雲南、廣西、廣東,她坐車到過海拔4500公尺的山頭,在銀白世界開心玩雪。這趟絲路行,海拔最高將到3100公尺的烏鞘嶺,陳守忠一點都不擔心,有了以前的旅行經驗,也不必特別為孩子準備高山症藥物。

絲路行食衣住行

食 羊肉當正餐 西瓜補水分

6歲的陳萱,最近有點挑食。陳守忠說,這趟絲路行,剛好讓孩子學習「有什麼、就吃什麼。」騎乘時,準備些巧克力、餅乾、零食,剛好是孩子最愛;而正餐在當地以麵食、羊肉(見圖)為主。到了當地也會買爐頭、自行煮食。天氣熱,補充水分尤其重要。沿途特產水果,像是西瓜、哈密瓜、葡萄等,一定都有機會嘗嘗,吃西瓜補充水分也很棒。陳守忠說,長途旅行,藥品是必備的,除感冒藥、止瀉藥,也會準備維他命,避免營養不均。

衣 衣著不馬虎 防曬頭巾夯

單車長途旅行,一家3口的安全帽、手套、車衣、車褲都馬虎不得。陳守忠說,路上有機會遇到下雨,雨衣也是必備的。若是雨勢小、影響不大,就繼續騎乘,若是一早起床就下大雨,就慢些上路,不必自找罪受了。由於當地早晚溫差比較大,禦寒保暖的衣物,也是必要的裝備。另外,防曬萬用頭巾(見圖)也很好用。此行將擔任全程紀錄攝影師的媽媽吳翠華說,陳萱為了這趟出門能戴太陽眼鏡,已經興奮好幾天了呢!

住 過了嘉峪關 改換搭帳棚

為期2至3個月的絲路長途單車旅行,陳守忠的規劃是,到當地再依騎乘進度找旅館或招待所住。從台灣出發時,一家3口不帶帳棚,一方面是節省行李重量,避免負擔太多超重費,一方面是前面路段幾乎都有旅館住,直到嘉峪關(見圖)後的路段比較荒涼,屆時再買帳棚紮營。陳守忠預估,此行不包括機票加裝備,一家3口預算約20萬台幣以下,主要花費就在吃、住與博物館、景點門票(門票尤其貴),若算上機票裝備,3人全程30萬台幣內也可搞定。 (編按,2700km,2~3個月的旅行時間,住的等級可能還不錯)

行 父女車相連 天天拖著走

陳守忠一家3口此次單車使用的是平價款的「旅行車」(編按,捷安特的GJ1),因為要裝載行李貨架。陳守忠夫妻「座騎」單價約2萬台幣,陳萱的車則約6千台幣,市面上都能買到。陳守忠強調,單車不用碟煞,而用傳統煞車,原則是故障損壞,也能在當地找到零件。另外,路途長達2700公里,陳守忠預估,「天天都有機會拖著陳萱走。」他透過網購花2800台幣買親子拖車棒(見圖),連結他與女兒單車,類似「協力車」,陳萱不必踩踏、坐車上也能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