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澄清醫院復健科的蕭醫師診斷為膝蓋骨下方的肌腱發炎。

因為我的踩踏方式過度用到四頭肌而沒有用到腿後側肌肉,造成膝蓋負荷過重,在大學畢業以前我的坐墊的確都太低,造成我的四頭肌過度發達(我媽說我國中環島回來大腿腫一圈)。現在我的坐墊高度足夠了,醫師建議我將坐墊往前移及使用卡踏,訓練腿後側肌肉及勾拉的動作以減輕膝蓋的負荷。

處理方式如下:

1.將坐墊往前移,避免四頭肌過度向前踢及向下踏的動作。

2.使用卡踏和卡鞋,訓練勾拉的動作及腿後側的肌肉,減輕四頭肌的負荷.訓練久後四頭肌糾結的情況會改善。

3.熱敷及超音波治療只能治標,根本原因還是姿勢要改變。 因為發炎部位在髕骨下方,熱敷效果無法抵達(熱敷的功效是對肌肉的放鬆,促進血液暢通及消炎),超音波(深層的熱敷)治療要約6週的療程,但姿勢不改還是會複發。

4.疼痛時可將腿伸直,以左手大拇指壓迫膝蓋骨上端,使髕骨下緣上翻;右手四指成勾狀向上按摩髕骨下方肌腱十分鐘。

5.平時也可以高跪姿壓迫患部,達到按摩放鬆的功效。

6.騎單車檔位要輕,要練迴轉。如果是登山健行,上下坡屁股要坐下,膝蓋微彎,腳跟先著地,重心不要向後傾。

--

接下來就是尋找卡踏和卡鞋。

希望能找到對腳趾不造成壓迫的鞋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