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鐵馬道輕鬆騎X騎不完的東崎路
9/22后里-梅園 52.86k


出發前一天得知大可經期可能快來,她可能是徵詢我的意見,但是我把問題又丟給她,問她覺得o不ok?如果不ok就原路撤。她說可以那我們就先照原訂計畫吧,再隨機應變。

於是我們就出發了。由於是自己開車所以單車就不打包,兩台車的輪胎和車架就這樣在小紅的後車廂擠來擠去,好不快樂。照例我當GPS和眼睛,大可開車,就這樣一路到了后里。路上可是小雨不斷,到了后里也還是一樣的天氣。就是颱風過後的那種間歇性陣雨,淋不太濕,所以把車組好以後,我們還是很勇敢的出發了。
(出發時間1130)

 

第一站是后里到豐原的后豐鐵馬道,下雨天實在沒辦法好好拍照,只能盡量拍一些留念。不過騎在以前的火車隧道及鐵橋的感覺真是讚阿!騎在酒桶狀的九號隧道裡面感覺無止盡,時間彷彿就在此停止,只剩下雙腳的迴旋,及車鈴的聲響;一出隧道立刻接上很有未來感的銀色鐵橋,真有一種穿越古樸和超現實的感受。美中不足的是雨中的鐵橋及光頭胎不是非常速配,為了拍照而停車的我差點因為打滑而落馬。

 

 

而東豐鐵馬道感覺多是綠蔭夾道,到此雨已經不再下了。狂野的大馬路被隔離在右手邊,騎士和他的愛駒被路徑保護得好好的,雖然很安全但是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直到大甲溪沖斷了東豐大橋,騎士必須自行找路前往東勢,才找回了單車旅行的那份天寬地闊。(注)



東勢鎮上道路交錯縱橫,織起老街的過往。名曰「本街」的路是否見證了日據以來的老鎮歷史?若非休息時疑惑一支休旅車隊的去向,我也不會發現眼前的「橫一路」在下個路口就會改名為「東崎路」,那條計畫裡我們即將踏上往東的崎嶇不平之路。
(1330抵東勢,休息至1400)



經過不在玉山腳下的玉山高中,主任送我的月餅還在馬鞍袋中。本來預想輕鬆愉快的行程,卻因里程看錯而多走兩小時。從東勢出發穿越穿龍和雙崎,大致符合預計的兩小時
(12K),但從雙崎經士林、象鼻到梅園,卻因為把22K誤判為10K而多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而且千不該萬不該在士林時為了貪一時的平緩過士林壩走北岸的路,因為後來發現過象鼻以後南岸的路其實平緩很多,北岸的路爬升起伏較大。應該要走南岸的路一直到梅象橋再接到北岸的梅園村才對。而且路況頗差,路面凹凸不平,加上颱風過後滿路的泥巴,把我們搞得狼狽不堪。

 

千金難買早知道,怪只怪在功課沒做紮實,里程沒驗算,判圖沒判好,做計畫的時候小頭比大頭走的快,難怪會犯下如此錯誤。導致內灣上鎮西堡那天的情況重演:在山裡騎到夜路,上坡兩腿沒力,大可對我滿腹的怨懟。

時序入秋,夜色低垂得快,到了梅園又被當地觀光地圖誤導往右下坡,打電話再確認才知道要往上經過梅園國小,已經沒力再踩上踏板。邊牽邊騎,我因為深受打擊在夜色中歪歪斜斜的騎著(怎麼會誤判
怎麼會誤判),大可都比我有力量,等我一停下來接高阿姨的的電話很快就超過我一大段了。

高阿姨的大兒子牽著機車在民宿入口處等我們,看來正要出發去「救援」。用最後一點力氣把車騎到高腳屋通鋪,今晚的落腳處。
(1900)

筋疲力竭的兩人在洗好澡之後在竹搭的高台上享用預先訂好的風味餐,我們預定的主餐分別是溪魚和山豬肉,另外還有一個野鳥的選項,我們因為膽小不敢點,大可則是把把我的好奇轉為遺憾的詢問「好好奇是什麼喔
」。秉持愛就是把飯吃光光的精神我把所有的餐點一掃而空,照例大可沒吃完的部分也納入我的胃袋之中。一點也不留給在旁邊垂涎的小黃媽媽。







注:斷掉的路,我們從左邊下去,沿河堤騎,接著就會經過東勢大橋下方,從旁邊繞上橋就可以接到東勢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