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

會取名為星夜想是受到梵谷的影響吧。因為暗自渴慕藍駝之名選了藍色的車架,可能又因為深藍色的車架而有了星夜的聯想,聯想他陪我披星戴月。

轉眼過了十三個年頭,披星戴月的他也已耗損斑駁,遂起心動念予以整修翻新。不是沒有換新車的念頭,而是如果購入新車,他勢必被我晾在一旁,無法兼顧。儲存收納也是問題。

鉻鉬鋼強健有彈性的車架,聽說是組裝旅行車的好選擇。而他雖然烤漆斑駁表面鏽蝕,卻沒傷及車架結構。於是起心動念要將舊車翻新。

舊車翻新的舉動從退伍後就陸續進行,一開始起因為後變速不順,會跳齒。學長判斷為後變掛掉(2007.5.15),希望能找到店家解決。並建議我把車架重烤漆,順變汰換一些零件。但後來問過高X單車、捷安特南投店、捷安特市政店都不覺得後變有問題,當然也就不會進行後變速器的更換。最後市政店小朱店長(目前捷安特Liv店長)動手把後變速線放鬆,重新拉緊及調整後感覺大幅改善,也就是因為他是我到過的店家之中,唯一肯「動手」幫我的車重拉變速線做調整的人。服務熱忱和技術讓我覺得可以相信,於是就把車放在他店裡請他整理,換了一對變速撥桿(900),以及整車軸承重上黃油及外觀清理。而變速不順的問題在換撥桿後感覺也順暢許多。變速節奏較為清楚。 (參閱這裡)

沖繩旅行之前由於掛心膝蓋的疼痛,雖然已經會用卡踏,但是考慮旅行途中可能會發生各種路況,卡踏又還沒控制自如。所以希望能換成大踏板來提升腳往後拖拉的力量,減輕膝蓋負擔(黑狼3號用單面卡踏,黑狼5號就改成大踏板了)。健康上的焦慮加上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找零件上,所以又在捷安特花了1620大洋買了一對大踏板。

沖繩旅行之後,同樣是因為膝蓋因素,嫌目前的齒輪比不夠輕,48T的大盤對現在的自己而言也用不太到,希望可以換成22-32-44T的大盤,而且最好能是Deore的。

聽說南投地區高X單車技術很好,所以就直接把車牽過去問看看有沒有貨(2008.8)。老闆說Deore目前很缺耶然後我說我可以等,老闆後來進去倉庫翻出一支全新的Shimano FC-M470大盤,也是22-32-44T,四方孔的。塑膠袋上標籤兩千出頭,老闆說算我1800,並說這樣就不必改BB(我的BB是四方的),聽起來頗划算。因為Deore的大盤含BB一組就快3000。但1800…有點貴但是為了我的愛車和我的膝蓋,還是咬牙給他改下去…(後來才知道果然是買貴了網拍發現同款1100…要愛用網拍…) 



老闆說,本來應該是前變速器一起換,因為原來用在
48T的變速器對44T的大盤來說,弧度不一樣,會不太順(中變小的速度會慢一點),並示意師傅不用幫我調太久。但是還是可以用,我先回去試試看。

回去的路上果然是不太順,但是還堪用。後來去騎羅娜、日月潭、八卦山都ok。直到從新鄉回南投後(2008.9月初),清完車想要自己嘗試把變速再調順一點,卻將變速器上原本就已經藕斷絲連的一片塑膠零件弄斷,結果中盤變大盤會有嚴重的卡鍊現象。鍊條卡在脫軌器和大盤之間,動彈不得。事後研判是因為該零件附在脫軌器連桿上,有穩定連桿及脫軌器位置的作用。之前的藕斷絲連已經有影響了,卻沒人發覺,直到整個斷裂才凸顯嚴重性。但是我那時只想到要去高X單車找老闆幫忙,而且不排除跟他買一個變速器,破財消災。 


(請注意變速器(M-100)上黑色塑膠零件,下方連接處已斷裂,可見脫軌器的連桿外露,連桿嚴重歪斜)


(黑色塑膠零件完全脫落的樣子)

沖繩旅行回來後,另一個進行的就是車架烤漆。台中地區第一個我想到的是136 café的泰利,請他幫我找人烤漆。8.13在部落格留言詢問,然後開始製作烤漆的圖樣,圖作完後9.13才開始動工拆車。 



等到圖好了,車也拆到我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後(剩頭碗和BB,需36mm扁開口板手),才再跟泰利進行聯絡。


(拆車前)


(拆車中)


(拆車後)

9.16將車架送過去,接下來就是關切,和等待。

原先希望的圖形太過繁複,估價後的價錢讓我嚇一跳。所以改成只要有文字就好。

10月中旬拿到成品,做工相當漂亮。雖然中間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但感謝泰利能幫我找到這麼好的烤漆工作室,讓星夜重新塗上色彩。

跟泰利借了36mm的開口板手,並照泰利的交代把車架掛在窗台曬了一個星期的太陽,讓烤漆變硬。同時也才開始清潔整理之前拆下來的零件,清洗完頭碗、BB,及一部份夾器。並發現BB的軸承和珠碗有蟲蝕現象(10/25,26)

11/1帶學生騎完單車之後,陪女王陛下回南投就順便把車架帶去。隔天(11/2)下午摸索著把頭碗和前叉裝回去,用膠槌把上下珠碗敲進車頭豎管內,卻不小心把烤漆敲落一小塊再參照書本把頭碗零件一個個裝回去,當然是附上滿滿的黃油。

有考慮過把原本吊煞裝回去,原汁原味。但是車架走線設計對後輪吊煞不利,彎曲角度過大。有想替代方案要加裝零件試試,但是後來還是決定換成V煞,避掉原來吊煞走線的困擾。


(後輪吊煞走線不順,止線器引導的路徑角度過大,煞車線會磨擦車架)



另外日月潭回來後鍊調會卡在變速器的問題,研判是中變速器掛掉了,於是上網找零件,運氣很好的找到Shimano STX 的中變,符合我的需求:28.6管徑、下拉式、44T大盤,以及很合我的車的「古早味」(STX1999年以前的四級零件)

11/7晚上到南投,吃完晚餐就開始進行BB安裝作業。之前發現蟲蝕現象,當然考慮過要換BB,但是由於目前變速時(中變大)鍊條會卡在變速器的現象還無法確定是Chain Line的問題還是只是變速器的問題,所以決定先把原本的BB裝回去,確定Chain Line是否正確,以後再以這個BB的長度為基準更換BB

在房間進行BB安裝作業,這樣才可以和女王陛下聊到天。因為我的是開放式BB,「適正」鬆緊讓我調好久,鎖太緊BB動不了,太鬆BB會晃動。最後終於把大盤曲柄和V煞夾器安裝上去,泰利借我的36mm板手至此功成身退,但女王陛下已經吃醋到不行了。

11/8天剛亮就醒過來,急著要把車裝好。因為女王陛下前一天晚上跟我說她想要下周或下下周挑戰塔塔加,希望我趕快把車組好。包含試車的時間,表示我要快馬加鞭了。

一大早轉戰女王弟的房間,把STX中變裝上去。原來的螺絲太短鎖不到,還好最近有在五金行買到同口徑的長螺絲,終於把變速器固定在中管上。 


(STX中變)

然後到樓下,吃過早餐後開始進行後變速器、鍊條和把手的清潔作業。

原本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把每個零件的「細節」好好清理,比如鍊條縫細和變速器內部沉積已久的泥沙。但想到女王陛下的催促,提醒自己「清車」的部分只要做到八九成,占比較重的比例應該還是組車上面。更何況還有拉變速線和裝V煞走線兩個陌生的領域還沒進行。

零件清好,把車架和工具搬到樓下, 裝上後變速器、輪胎、鍊條、龍頭把手,然後就要開始練習拉線走線了。因為變速線堪用,沒有明顯凹折,為了節省時間,變速線沒有換,避開拆變速把手重新裝線這一段,直接進入變速線走線這個部分。

連變速線外管也沒換,先拉前變速線,通過五通下方導線板到變速器,變速撥桿要先變至最小盤的位置(撥桿視窗為數字1),然後才可以把線拉緊固定在變速器上。之後再調整HL外限螺絲,測試變速順暢度,前變就設定好了。

後變最大片飛輪老是上不去,撥第二下時才上到第六片(由內向外數,鍊條一開始是在第七片)。撥桿都變完了鍊條還是在第二片。只好先把線拉著,等和女王陛下到「海城」吃完大餐後再回來繼續奮鬥。

後變速線調整前要先用HL螺絲把後變速器外限調好,讓導輪和最小片飛輪成一直線,再把撥桿變到最小盤的位置(撥桿視窗為數字7,我的是21),才能把線拉緊固定到變速器上。上午搞不定的原因是線沒拉緊。這次我把它拉個死緊,還是上不到第一片飛輪。再慢慢用變速線鬆緊微調螺絲把線拉緊,終於把後變搞定。但我覺得我微調螺絲要旋出很多,變速線才夠緊到讓「上行」的變速順暢:撥一下撥桿就上一盤。這是否表示還是如同學長所研判,變速器掛了? 



後變搞定後就是V煞走線。前煞好搞定,由於零件和吊煞不同,所以煞車線換新,外管嚴重磨損也一併換掉。於是就練習到了換外管,修飾外管切口等作業。

難搞的是後煞。車架上焊的後煞止線器太窄,原本天真的以為不用止線器固定外管,用束線把外管綁住就好,沒想到一用力拉剎車,線即鬆脫,本來還以為是夾器端的煞車線沒鎖緊,但卻不是。隔天早上腦袋比較清楚才知道如果沒有止線器固定外管,用力拉煞車,外管就會滑動,讓原本走弧線的煞車線外管變成直線(路徑變短),多出的煞車線就會讓煞車鬆掉。

所以還是要通過原來的止線器,但在止線器裡加套一段極東十三年前出車給我時就附的細外管,作為緩衝。 







之前的坐管應該是262(因為272的坐管根本放不進去)被磨花得很慘,所以決定換掉。坐管先用260的超重鐵坐管(第二次環島時在光復換的)外加安裝座,另外訂了一支300g260鋁合金坐管,週五才拿的到。充氣式坐墊太軟,換回原本的老坐墊。先隨便鎖在坐管上意思一下。 









統計:

Shimano 7速煞變把手 900元 讓變速手感變脆,定位較穩定 
EXUSTAR 大踏板 1620元 較容易使用拖拉的力量,減輕膝蓋負擔 
Shimano FC-M470大盤 1800元 22-32-44T,讓我膝蓋活久一點 
STX中變 600元 原來的變速器掛了,且較不適合44T大盤 
Tektro V 435元 改善吊煞走線的問題 
鋁合金座管 400 
線材一車份 395 
車架烤漆 讓鋼管車架走更長久的路

費用總計:5250元以上 
前三項當時懂得自己換的話,會更便宜。

這台車1995年以5700元購入,當時的新台幣有多大?

明年要進行BB更換(200-300)、前後輪組更換(評估中…)、飛輪組更換、後變速更換(?)

進行零件汰換後,相信又是另一個十年。

一萬出頭可以買到27段變速的鋁合金登山車吧...

上周五晚上安裝五通底部的導線板時,我抱著車架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大概就像是槍對軍人一樣吧?這台車也陪我走過好多地方。

「星夜」這個名字直到這次去沖繩才知道,原來他的日文念法就是SEIYA,和小時候喜歡看的一套漫畫「聖鬥士星矢」的「星矢」念法完全一樣。這輛車陪我走過許多地方,我拆裝它背著走感覺就好像漫畫裡的主人翁背著聖衣一樣,我有了它就可以去好多地方,我就不怕。記得跟家祥學長扛車進入山中,車子讓我很有安全感。就好像漫畫裡的聖衣會給主人力量,主人也要懂得發揮聖衣的力量一樣。這輛車就是我鋼鐵的聖衣。

把零件規格抄一下,以後比較方便。

座管:26.0mm
中管徑:28.6mm
龍頭:22.2mm
BB68/122.5 四方軸
Chain Line47 -50mm
後變速器最大支援:30T
目前最輕齒比:前22300.7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