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25日蘋果日報
報導╱帥文錦 攝影╱施偉平

中華單車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守忠,在女兒將升小學的暑假,帶著老婆孩子騎車遊絲路,2個半月的自助旅行讓一家人感情更濃,小孩學會負責任,爸媽也重新認識自己寶貝的優缺點。陳守忠說,一般人不見得有機會長時間出遊,但若趁旅行期間用心與家人相處,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去年暑假與爸媽騎單車橫跨絲路的小女孩陳萱,現在才小學二年級,就有鄰校男同學送她禮物:自家種的南瓜。爸爸陳守忠覺得這示愛方式有趣,指著大南瓜笑得合不攏嘴,陳萱一臉無奈,不斷強調自己沒交男友。
陳萱在升小學的暑假,跟爸媽踏上從西安到吐魯番間的絲路,騎車自助遊2個半月。陳守忠說,一家人在女兒讀幼稚園時就到雲南玩過,這次選擇最能貼近風土自然的單車遊,就是不想只走馬看花,沿途以慢遊深入方式,讓孩子體會自助旅行的樂趣。雖然路途共長達2100公里 ,其實他們每天最多騎30公里 ,在無法騎車路段就轉乘巴士。陳萱在途中觸摸農作花朵,嘗試各種當地食物,這些都比拍照顯示「到此一遊」更有意義。

自助旅遊學負責


這趟絲路行的意外收獲,就是路程中凡事自己來的過程,讓24小時共處的家人必須彼此依靠,凝聚全家向心力,也是一趟對孩子的「發現之旅」,夫妻倆觀察幼稚園畢業的小孩,感覺女兒比爸媽想像中更成熟,人際溝通也沒問題。於是爸爸決定在旅行時3人可分工合作,媽媽拍照,爸爸規劃路線,而抵達每個落腳城鎮後,陳萱就負責選擇住宿飯店及安排晚餐行程。陳守忠表示,分配工作後,孩子完全不覺困擾,每天都開心又驕傲地從事職責,而發現問題也會與父母討論,甚至有次整天騎車橫越沙漠後,爸爸怕女兒累而自行決定餐飲住宿,陳萱認為父親害她沒幫上忙,還因此發了一頓脾氣。

把握密切相處機會,親子又能順暢溝通時,爸媽才更懂孩子心,管教也較輕鬆。媽媽吳翠華表示,陳萱很在意父母應把她當正式家庭成員,而非小鬼看待。於是準備考試的日子裡,陳萱若放下原本讀書行程想玩些什麼時,媽媽都會叫她先提出要求,彼此溝通後再進行。

嚴管電視及網路


不過,小孩就是小孩,無論再怎麼乖巧,都還是得在父母的關注下,給予適當的規範。爸媽說,陳萱太愛看電視,於是規定她目前每日僅能看電視1小時,而上網也只能進入爸媽核可的教育以及數獨遊戲網站。此外,和許多社區鄰居選擇活潑開放的美式私立小學不同,媽媽就認為,惟有公立小學嚴格管理以及對功課的要求,才能建立女兒日後銜接中學繁重課業的程度。

有自助旅遊的經驗後,陳萱在同儕中常展現過人的意志力與領導力,她除了在班上活動時,總協助並鼓勵同學外,游泳教練還向爸媽透露,這位學游泳不久的小女生,在游400公尺時竟堅持到最後,讓原本看慣半途而廢孩子的他大吃一驚。不過看似開心聽著爸媽稱讚言詞的陳萱,在旁不斷插嘴詢問能否自己一個人回家寫功課,被很了解女兒的媽媽斷然拒絕:「妳只是想看電視。不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