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網
楊秋生 June 02, 2010

聽似浪漫,實則艱辛的異國單車之旅,往往一路餐風露宿、日曬雨淋,

無人照應,語言、文化上的隔閡,長途長期跋涉,只有「勇者」可以行之了……

花窗外嫩綠葉芽交錯枝椏間出現了一面中華民國國旗,然後一面美國國旗。定睛一看,原來是兩面旗插在一輛腳踏車的竿子上,旗子正隨著今晨透著沁寒的微風飛揚著。然後,另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和美國國旗也出現了。

我稍彎下腰,努力地在枝椏間探尋,只見兩位推著載滿行囊腳踏車,頭戴安全帽,身穿同式紅夾克,曬得黝黑黝黑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我們家的草坪前面說著話。他們看來很不一般,卻頗有架式的裝束,在這安靜清幽的社區裡,顯得特別顯目。

想來他們應該就是三天前從台灣屏東打電話給我的賴先生和他的朋友。我急忙開門,穿過花園,拉開齊腰白色柵門,招呼他們進屋。

他們才從台灣來,也不知吃了早餐沒有,我忙著端出自己做的麵包、杏仁餅乾、巧克力餅乾、自製有機柿子乾,朋友送的杏仁瓦片,配上義大利式高壓蒸氣燒出的香濃咖啡。先生想他們一路從夢洛公園市騎來,恐需極多水分,立刻泡上一壺高山茶。兒子也端出開心果來,大夥兒這才坐下來自我介紹。

我這時才知道,這位談起話來充滿豪氣和自信的,竟然是在台灣曾環島九次、被稱為帶動單車環台先驅、極負盛名的「自行車達人」賴長信先生。而旁邊這位溫和內斂的是他的好友兼隊友陳朱城先生。

從小我也是愛騎腳踏車的。那時家家戶戶的小孩,都會在寒暑假的時候,到巷子口腳踏車出租店,租上一兩個小時來騎。也許是看多了,升小學四年級那年暑假,我也去租了一個小時,幾乎是一上手就會。

國中一年級時,和幾個好友相約騎腳踏車到虎頭埤去玩。騎上哥哥那輛高到連我的腳幾乎都搆不到地的帥氣車,神采飛揚。路上人煙稀少,馬路平整,我張開雙手一路迎風而去,像展翅的飛鳥,抖落人間束縛,青春美好莫過於此。

高中時,家住郊區,連搭公車都要走上好長一段路的我,自然是騎腳踏車上學。因家住得遠,來回費時,加上每天校隊花掉許多訓練時間,回家後還要幫忙做家事,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唯有上下學飛快騎車,才能省下時間來讀書。三年下來,不論男女,幾乎沒有人能騎得比我還快。那一段騎腳踏車的青春歲月,至今仍印象鮮明而回味無窮。

而賴先生的鐵騎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早在二十年前賴先生就每天騎數十公里上下班,然後展開他的環島之旅。南北、東西不同的風土人情、各具特色的小吃,卻又同樣的熱情和互信,是他最大的收穫。而一路結交的真心、熱情朋友,是他最寶貝的珍藏。

環島之旅激起了他環遊世界的壯志和激情,五年前,他踏上了歐洲,開始他的環球築夢。

車子飄著中華民國國旗,在異國,體會迥然不同的民風和景致。義大利和法國的二十三天之旅,讓他第二年又踏上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而後是澳洲。

風光旖旎,國旗飄揚,邂逅不同的人,體會不同的人生。聽似浪漫,實則艱辛的異國單車之旅,往往一路餐風露宿、日曬雨淋,無人照應,語言、文化上的隔閡,長途長期跋涉,只有「勇者」可以行之了。

去年為期四十四天的紐西蘭之行,朋友介紹他去探訪我的姊夫胡業偉先生,兩人遂成至交。這次他前來美國,姊夫交代他一定要來找我。

來者便是客。賴先生侃侃而談,爽朗豪氣;陳先生娓娓道來,含蓄內斂。兩人個性相輔相成,堪稱絕配。

賴先生拿出不少相片與我們分享。看到他以六十部單車裝飾的三合院,連樹叢都修剪成單車模樣的家時,體會出他推廣單車運動的熱情與胸懷。

先生中午有約,必須出門,我則力邀他們留下吃飯。想他們才來,又將要鐵馬騎上三個月,餐風露宿,這一餐無論如何得好好吃一頓。

我將院子裡所有的有機紫色甘藍摘下,和大塊大塊牛肉燉了一大鍋。又再炒了一盤有機雞胸肉丁配毛豆、玉米和紅椒丁,另外煎了蛋皮鍋塌豆腐,還炒了一大盤的青江菜心,另加一碗有機五更青蒜豆腐,配上摻有有機綠豆、大麥、小米、燕麥心的糙米飯。

看他們吃得高興,我也開心。陳先生說:「吃得好飽——這一餐很可能是我們美國預計九十天的行程中最豐盛的一餐了!」

我聽了既難過又感動。的確,除了大城市,美國地廣人稀。一路騎著,具是鄉間小路,到哪兒吃一頓像樣的飯菜?何況預算有限,在這物價高的美國,真的只能像他們所說的「早餐吃麵包、中餐也吃麵包」,晚餐罐頭煮麵了,連進麥當勞都算奢侈的了!為了維持體力,幾天才會去吃一頓牛排。這樣的生活,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休息一會兒,我建議他們騎車去參觀離這兒不算遠的史丹福大學,四點以前趕回來,好趁載兒子到舊金山上課時,順便帶他們到舊金山逛一逛,上牛排館「補一下」。而這中間空檔時間,正好做一些布朗尼給同學吃,也做些有機核桃柿子麵包給他們遠征洛杉磯時帶在路上吃。

萍水相逢,自是有緣,漫漫征途,我所能為他們做的,也只是這樣了。

回到家很晚了,他們牽車離開時,我們一再諄諄叮囑,路上有事,千萬別客氣,一定要打來,讓我們知道。

走進廚房,發現為他們準備的麵包還擱在爐上,忘了放進他們的行囊裡。想想他們此去六千公里,一路無親無故,沒有衛星導航系統,只有彼此相伴。騎著負重四十公斤的鐵騎,日行八十到一百公里,沿路找露宿營地,紮營煮麵,旅途的艱辛寂寞,唯有星星知道。想起吃飯時陳先生還提到,歐洲的麵包好硬,不像我們家的鬆軟香甜。此時夜雖已深,只覺得這些為他們做的麵包,非交到他們手上不可。

於是一家人又趕緊上車,深夜裡一路慢慢開,尋找他們的蹤影。

麵包終於交到他們的手上。交給他們的不只是麵包,也是無盡的祝福。

築夢天涯,好美!(寄自加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ock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